山西潇河产业园太原起步区真面目是这样

焦点互动 2017-08-02 08:02:27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从太原市规划局了解到,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太原起步区(以下简称太原起步区)道路交通等16项专项规划已由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。 此次规划范围:北起太原西南铁路环线南侧规划路,南至规划文源路,西起规划人民路,东至大西铁路、太原市界,规划范围面积约57.3平方公里。 今年3月份

从太原市规划局了解到,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太原起步区(以下简称太原起步区)道路交通等16项专项规划已由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。

此次规划范围:北起太原西南铁路环线南侧规划路,南至规划文源路,西起规划人民路,东至大西铁路、太原市界,规划范围面积约57.3平方公里。

今年3月份时太原市规划局公布了“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太原起步区”南、北、中三个区域的详细规划。

太原起步区,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的一期工程,处于园区的核心位置。

规划中详细阐述了三个区域的范围,规模、居住、公共用地计划、以及商业、工业、绿地用地的具体情况。

南区:保留晋韵文化产业园

太原起步区南区规划范围西至人民路,东至桃园堡路和北格西路,南至文源路,北至敦化街和姚村规划南一路,规划面积达21.89平方公里。

南区依据起步区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结构,形成四个功能组团:

同戈站居住组团,同戈站西侧形成一处工业组团,沿敦化街以南,大运路西两侧各形成一处工业组团。

规划中,南区将结合现状布置两处居住区,同戈站居住区以及辽西村、桃园堡居住区。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91.38公顷。

南区规划有行政办公用地、文化设施用地、中小学用地、体育用地、医疗卫生用地、社会福利用地和文物古迹用地。

其中,保留一处文化用地,即晋韵文化产业园,改造原同戈站小学作为居住区级文化设施,区域内设置2所小学、2所中学等。

中区:打造“一心一带”空间结构

太原起步区中区规划范围北至规划小牛线,张花南路及姚村规划路,南至姚村规划路南一路与同戈站北路,西至人民路,东至大西高铁。规划总面积16.23平方公里。

中区依据起步区总体规划,重点落实“一心一带”空间结构。

“一心”指在生活配套轴与潇河生态公共服务带交点处,规划建设中心绿环,环绕布置多功能公共设施。“一带”指沿潇河打造连续生态廊道和公共服务带。

文化设施用地包括图书馆、公共文化活动中心、科技馆、会展中心、文化活动用地、文化交流站等;

教育科研用地包括教育培训用地、潇河两侧各设置一处教育科研用地、兼容商业商务用地,规划中学3座、小学6座,保留现状中等专业学校、保留并改造现状高等专业学校。

北区:形成四个功能组团

太原起步区北区规划范围西至人民路,东至大西高铁,南至规划小牛线及姚村规划路,北至辛村街,规划总面积20.56平方公里。

北区依据太原起步区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结构,形成四个功能组团。

北格镇西侧形成一处工业组团,现状北格镇形成一处居住组团,沿规划真武路以东、规划小牛线南北两侧各形成一处工业组团。

此外,北区结合现状布置了两处居住区,在北部结合北格镇规划一处居住区,在南部结合张花村规划一处居住区,总面积202.7公顷。

教育科研用地将保留现状已建成的山西应用科技学院、山西工商学院校区等教育科研用地,沿太太路西侧新增一处教育科研用地。

与此同时,北区还将规划3所小学、2所中学,规划2处体育设施用地,规划3处医疗卫生用地,规划2处社会福利用地,保留现状文物单位及历史风貌较好的建筑7处。

此次对太原起步区的道路交通等16项专项规划,是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核心区域的具体规划。

这16项专项规划包括:

供水工程专项规划、污水工程专项规划、雨水防涝专项规划、防洪专项规划、供电工程专项规划、通信工程专项规划、燃气工程专项规划、供热工程专项规划、综合管廊专项规划、管线综合专项规划、综合防灾专项规划、道路交通专项规划、道路竖向专项规划、环境卫生工程专项规划、海绵城市专项规划、生态绿化规划等。

这里小编重点介绍一下道路交通专项规划、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生态绿化规划这三大规划。

路网:快速路格局规划“两横一纵”

主干路格局规划“四纵四横”

太原起步区交通建立与潇河产业园区社会经济发展协调、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组织高效、管理先进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。

快路路格局为“两横一纵”,主干路格局为“四纵四横”,结合快速路及主干路网走向及间距,合理布设次干路网,总体呈方格网状。

轨道交通规划形成“一横两纵”的轨道交通布局结构,其中“一横”为轨道交通Z1线,“两纵”为轨道交通Z2线和Z3线。

区域内重要货运通道有小牛线、文源路、太太路,并依托高速公路、国道过境环线加强产业园区、物流场站的对外货运联系。

海绵城市:

潇河产业园区将营造湿地景观

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指导潇河产业园区建设,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一大亮点。

潇河产业园海绵规划将采用新理念、新技术、新方法,充分发挥建筑、道路和绿地、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、蓄渗和缓释作用,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,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污染。

同时扩展亲水空间,营造湿地景观,增加水生植被,利用植物根系吸收、茎叶拦截等功能净化河水。打造环境良好、人水和谐、生态宜居的现代产业区。

生态规划:

“一廊、一心、四轴、多点、多绿径”

潇河产业园区构筑“绿廊绿轴拥绿园,绿径绿屏生态城”的绿地生态格局,规划形成“一廊、一心、四轴、多点、多绿径”的绿地结构,展现“林水城相交融,生态智慧共生”的绿地景观特色。其中:

“一廊”:即潇河及两侧公园绿地形成的潇河生态廊道,向西联系汾河,向东联系大西铁路东侧生态廊道,进而衔接晋中起步区潇河生态廊道,形成贯穿起步区东西向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复合型生态廊道。

“一心”:结合太原起步区公共服务中心营造绿色景观核心。

“四轴”:分别为沿大运路、真武路北段—北格西路南段、小牛线和文源路四条道路形成的绿化景观轴,从东西、南北方向有序衔接区域生态网络,营造与周边区域相融合的绿地景观。

“多点”:均布于各片区的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,是居民进行日常游玩活动的主要场所。

“多绿径”:即沿枫林渠、三斗渠等众多人工干渠形成的带状绿地。

太原起步区将分批分期建设。到2020年,太原起步区主要骨架路网和基础设施将初步形成,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汽车,节能环保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领域一批大企业、大集团项目建成投产,成为太原都市区重要的新兴产业集聚区。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