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煌了2500年!它将收藏太原未来的半个世纪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2500年前,太原建城
一座城市的气质,取决于一座城市的文化,而城市的文化则取决于城市的历史。只有回溯太原历史,我们才能读懂这座城市魅力与风华。
太原建城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。公元前497年,晋国六卿之一的赵简子为了在政治斗争中取胜,命其家臣董安予在太原盆地北缘修建了坚固的军事城堡,该城因建于晋水之阳,故曰晋阳城。之后赵简子的儿子赵襄子以晋阳为都,建立了赵国,这也是太原在历史上首次成为国都。
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分天下为36郡,太原郡为其中之一,“太原”二字即来源于此。太原,顾名思义,太是很大的意思,原是平原的意思,结合起来就是大平原。实际上山西没有平原,只有盆地,但是在一个“满地皆山”的地方,太原盆地被称为大平原,也在情理之中。
到了汉朝,全国设十三州,并州治所设在晋阳,因此太原又称“并州”。
灿烂辉煌,独领风骚
汉朝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,晋阳一直是北方雄州重镇,到了隋唐,晋阳迎来了属于它的先进时期。
隋朝末年,镇守太原的李渊、李世民父子起兵攻入长安,夺取了隋朝江山,因晋阳古称唐国,李渊又是唐国公,所以李渊将新政权的国号定为“唐”。作为大唐王朝的发源地,唐朝几代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,武则天时,晋阳被封为“北都”,唐玄宗时改为“北京”,与长安、洛阳并称“三都”,是全国第三大都会。诗人李白曾盛赞“天王三京,北都居一”,其规模恢宏,经济富庶,人文昌盛,水光山色,可谓太原历史上的黄金时代。
大唐之后的五代十国,太原仍然延续辉煌,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北汉都以晋阳为都城,彼时太原名声显赫,被传为“龙城”。
千年龙城,沧桑巨变
“龙城”意为“龙兴之地”,翻开太原历史我们会发现,汉朝以来,被封为太原的王,往往会继承帝位。比如建立晋朝的司马氏就曾被封为晋王,隋炀帝杨广、唐高宗李治、宋太宗赵光义都曾被封为晋王。
帝王辈出的历史给晋阳带来了“龙城”的美誉,也给晋阳带来了灭顶之灾。公元979年,宋太宗赵光义打下晋阳之后,对这座城市颇为忌惮,为了防止有人借龙城风水称帝,赵光义命人火烧晋阳,然后引水淹之,至此,有1476年建城历史的晋阳古城不复存在。
承历史厚重,启未来荣光
历经春秋都城、隋唐都城、宋太原城、明清太原城的千年演进,太原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物质遗存,也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传承,以及由此形成的鲜明城市气质与韵味。
岁月如梭,所有的历史都浓缩在晋阳街。当时代的东风拂过,潜力高地再次定格在了晋阳街。在太原“南移西进”战略布局下,晋阳街担当南城轴线,接力长风街,开启下一个未来!
地铁规划2、3号线在晋阳街形成少有的交汇点,为晋阳街带来少有的发展速度;北美N1艺术购物中心、苏宁广场(在建中)改变城市商业格局,成为太原新的潮流聚集地;晋阳街上,君威财富中心、宏安大厦、兴业大厦、发展银行等众多金融公司落座,形成太原金融中心大气象;临接太原高新开发区,孵化创新性产业区,未来的商务新区。值得一提的是,晋阳街繁华盛景的背后,是百年学府的浩浩文韵,山西大学、山西财经大学、省实验中学、九一小学等学府林立,泽被菁英成长,涵养高尚家族基业。
一座城市的基脉,晋阳街承载了2500年的历史厚重,再启未来半个世纪的城市荣光!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